张北县公会镇落花营村,900多个大棚连片排开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此时,来自云南的35岁姑娘刀小弟正在暖意融融的大棚里劳作——挖一个小坑,移栽一颗西瓜苗,再培土固定……动作一气呵成。在园区,像她这样的外地打工人有100多位。两个月后,由她们精心培育的高品质西瓜将出现在几千公里外的香港人的餐桌。
就在两年前,这里,还是大片的盐碱地,而传统种植的莜麦、胡麻等农作物由于亩产低,导致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。两年光阴,落花营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麒麟西瓜种植村,全村建成西瓜大棚800多个,其他蔬菜大棚100多个,每年300多万公斤高质量西瓜、水果西红柿等从这里远销八方。
“落花营气候独特,降水少,昼夜温差大,尤其盐碱地ph值<7.5,别的农作物难以适应,但却是种植麒麟西瓜的好地方。”来自浙江的技术员吴志超种植西瓜有着20多余年的经验,他对这片在当地人眼中的贫瘠之地却赞不绝口。
“没想到能长出这么好的品质。”来自河南的麒麟西瓜基地负责人齐小勇也说,“西瓜销路非常好,一年能挣几百万元,还卖到了香港、澳门,甚至俄罗斯。”
有了成功经验,落花营村继续向贫瘠的土地要效益,开始大面积推广皮薄、汁多、甜度高的“彩虹西瓜”,并在有机肥料使用、浇水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“这种西瓜比麒麟瓜每公斤售价要高出1元,市场前景更为广阔。”吴志超对新品种今年上市充满了期待。
在落花营,特色西红柿也在这片盐碱地里茁壮成长。在西红柿大棚里,二三十公分高的西红柿苗长势喜人,部分秧苗已经开花,嫩绿的叶子下,一簇簇黄色的小花昭示着不久后的收获。
村民高春英干劲正浓:他小心翼翼地将绳套系在西红柿苗根部,再将白色的吊绳系在绳套上,“以后越长越高的西红柿茎蔓就顺着绳子往上爬了。”他说。
一边系绳子,一边麻利地打花头,高春英说,打花头就是把多长出的丫枝掐掉,为了更好的坐果。自从村里建起大棚,他就来这里务工,“现在每天能挣130元,中午还休息3小时。”
说起一年的收入,高春英笑呵呵地盘算着,“从4月份开始到大棚打工,到10月份差不多收入近2万元,加上流转土地费用和自己种植的10多亩旱田,一年又增收1万多,这还不算养殖的收入。”
谈到以前的日子,村民沈海明用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形容着,“盐碱地产量低,种大田莜麦、胡麻,亩产七八十斤,连口粮都不能保证,现在村里发展经济作物,村民流转土地,坐着挣的钱都比以前忙碌一年强!”
坝上地区的丰收季总要来得晚一些,但这里的人们相信,只要路子对头,就会获得累累硕果。如何唤醒这一庞大而“沉睡”着的土地资源,让“只长芨芨草,不长菜和粮”的盐碱地转变为良田,落花营的精彩故事还在继续……(河山新闻记者 赵晓刚 张凤燕 通讯员 夏培真 吴孟忱 摄影 武殿森)
编辑:张寒冰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京津冀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